2013-02-18

孚佑帝君(呂恩主)


呂恩主,原名呂喦(或作「岩」),字洞賓,道號純陽子,於唐德宗貞元十二年(796年
農曆四月十四生於山西永樂縣(今山西省芮城縣永樂鎮),是著名的道教全真派祖師,首倡
三教合一的代表人物,這一思想影響至今,在全世界華人祭祀的寺廟中,常見到
三教聖賢仙佛同時為信眾供奉,將儒家的道德思想與宗教融合,其警化世人端正日風之
呂祖實功不可沒。現代的淨空法師也認為儒家的道德思想與道家的因果教育,在質量上
,確實可補佛家經典不足之處

呂祖生平

 呂洞賓自幼聰敏過人,過目成誦,出口成章。長大後「身長八尺二寸,喜頂華陽巾,身衣黃
白衫,系一皂絛,狀類張子房,二十不娶。」寶曆元年(825年考中進士甲科。曾任五
峰、廬山、潯陽(今九江市)縣令。一日遊長安酒肆時偶遇正陽真人(鍾師)鍾離權,鍾
師以黃粱夢境令呂祖勘破世情遂發棲隱之志,棄官從道,潛心學道。曾遍遊江、淮、湘、
鄂、魯、豫、粵、浙等地,施醫治病,懲惡揚善,行俠佈道。經鍾師(十試)考驗後,於授
以金丹之術,終得成仙。
一般說法,呂祖在五月廿日在黃鶴樓得道飛昇呂祖得道升仙後,人皆不知所往。呂祖嘗稱:
「人若能忠於國,孝友於家,信於交友,仁於待下,不慢自心,不欺暗室,以方便濟物,以
陰騭格天,人愛之,鬼神敬之,即此一念,已於吾同,雖不見吾,猶見吾也。」
宋代學者曾慥編《集仙傳》,稱唐與五代成道之士中「獨純陽子呂公顯力廣大」。據《宋史·
陳摶傳》載:呂祖曾「數來摶齋中」、「百餘歲而童顏,步履輕疾,頃刻數百里,世以為神
仙」。

歷代封號

  1. 宋朝封「妙道真君」(一作:妙道真人)。
  2. 元朝封「純陽演政警化真君」,後加「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」。
  3. 明朝封「護國天尊」。
  4. 清朝封「妙化真君」,加封「文尼真佛」

民間尊稱

  1. 呂祖顯化事蹟頗多,時常下界扶危濟困,深得百姓敬仰,被信徒尊稱為呂仙呂祖呂仙祖呂祖師純陽祖師。台灣民間信仰俗稱其為「呂仙祖」,簡稱「仙祖
  2. 道教儒宗稱之為呂恩主,與關帝君、岳鄂王、灶君張單、王靈官合稱為「五恩主」或「恩主公」、「五聖帝君」。
  3. 由於呂祖善於煉丹,時常濟世救人,亦被認為有醫神的性質。
  4. 由於呂祖學貫三教,遺世著作頗多,且呂祖扶鸞降筆多為四六駢文、五言律、七言律,士人學子敬其博學及文采乃將呂祖與文昌君魁星關帝君朱衣神合奉,稱「五文昌」,相傳能保佑文運,金榜題名
  5. 台灣民間亦有傳說呂祖手中寶劍能斬爛桃花,所以亦有婦女祈求呂祖庇佑夫妻感情和睦的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